在8月份国内钢铁企业密集公布“中考”成绩的当口,国际矿山巨头也高调公布了上半年的经营业绩: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矿山巨头累计实现利润3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76亿元。按照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此前公布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重点钢铁企业盈利仅占三大矿山的四分之一,我国最赚钱的钢铁企业宝钢的利润还不到必和必拓一家的七分之一。
让国内外钢铁业界盈利出现“天壤之别”的主要原因依然是“疯狂”的铁矿石。上半年,我国铁矿石进口均价高达160.89美元/吨,在刷新历史纪录的同时,也让国际矿山巨头赚得“盆盈钵满”。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国内钢材市场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铁矿石价格继续冲高的可能性大增,我国铁矿石供不应求格局短期内难以迎来“拐点”。
矿山巨头——高处不胜寒
必和必拓在半年报中表示,受铁矿石价格上涨提振,公司2010~2011财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36.5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85.9%。其中,今年上半年完成净利润131.24亿美元。
在必和必拓看来,公司净利大涨主要得益于铁矿石盈利丰厚,其中,铁矿石业务盈利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今年二季度,公司铁矿石产量同比增长14%。
另外两家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和力拓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33亿美元和7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0%和30%。三大矿山合计获利340亿美元,约合2176亿元人民币。
除了三大矿山巨头,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厂商——澳洲金属集团(简称FMG)也发布半年报称,受益于铁矿石价格上涨,在截至2011年6月30日的2010~2011财年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0.2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76%,收入从上一财年的32亿美元增长到54亿美元。
FMG高层坦言,公司利润大增主要受到铁矿石价格上涨的拉动,本财年铁矿石平均价格从上一财年的80美元/吨涨至149美元/吨,铁矿石发货量则从上一财年的3800万吨小幅增长到4000万吨。
事实上,在全球钢铁产业链条上,矿山企业稳获暴利而钢厂受制于人的局面一直没有改观。以2010年为例,三大矿山累计实现净利480亿美元,是中国钢铁行业盈利的3.5倍。
在铁矿石高额利润的引诱下,国外矿山也加快了“中国布局”的进程。来自商务部网站的消息显示,FMG已于近日首次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成为澳洲第一家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的公司。FMG高层还表示,为与中国的铁矿石买家加强沟通,公司一直在研究上海和香港的市场情况,并考虑赴沪港二次上市。
国内钢厂——几家欢喜几家愁
与三大矿山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钢铁企业十分“寒酸”的盈利水平。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实现利润564亿元,仅占三大矿山利润总和的四分之一。以中国钢铁业最赚钱的宝钢为例,上半年宝钢共实现利润111.33亿元,占我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总利润的20%左右,还不到必和必拓利润的七分之一。
截至8月31日,我国主要钢铁企业陆续完成了半年报的披露工作,其中“有人欢喜有人忧”。
河北钢铁集团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3亿元,同比增长11.64%;实现营业收入685.94亿元,同比增加16.88%。河北钢铁指出,上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依然在震荡下行和低位盘整中艰难前行,国际需求走弱和人民币持续升值导致钢材出口大幅下降,而不断攀升的铁矿石等原燃料价格使企业盈利空间继续收窄。
与河北钢铁的“中规中矩”相比,最令人意外的是宝钢和鞍钢,两者净利润均出现大幅缩水,其中鞍钢的利润降幅更是达到92%,上半年仅实现净利润2.2亿元;宝钢上半年完成净利润为50.79亿元,同比下降36.9%。
无独有偶,鞍钢和宝钢同时将净利润“大滑坡”的原因归咎于原燃料价格上涨。
鞍钢方面表示,原燃料价格上涨幅度大于钢材价格上涨幅度,钢材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远不能弥补因原燃料价格上涨导致的成本增加,是导致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宝钢则认为,上半年钢铁产品的毛利率因原燃料价格上升而下降7.3个百分点,其中,受制于下游行业需求持续低迷,厚板产品毛利亏损有所扩大。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管利润是增还是减,不少钢铁企业上半年的产量均不同程度“缩水”。例如,河北钢铁的铁、钢和钢材产量均出现小幅减少,其中铁和钢产量未达年度目标的一半,而钢材产量刚好完成年度目标的50.59%。鞍钢的铁、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减少3.68%、5.18%和4.87%;而钢材销量也小幅减少了3%。
铁矿石——侵蚀利润的元凶
参照国内主要钢铁企业的“中考”成绩,不难发现,以现货价格为基准的铁矿石季度定价机制是侵蚀钢厂利润的主要原因。在全球铁矿石市场高度垄断的格局下,铁矿石一直是国际矿山巨头最稳定和高效的利润来源,而下游钢铁企业只能扮演“打工仔”的角色。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旗下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897.15亿元,同比增长52%,但由于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全年多支出外汇超过3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980亿元,是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全年利润的2.21倍。
今年上半年,我国共进口铁矿石3.3亿吨,由于铁矿石平均到岸价格达到160.89美元/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国内钢铁企业多支出外汇超过160亿美元。按人民币兑美元平均汇率6.5计算,钢铁行业成本因此增加1041.1亿元。
进入下半年,铁矿石价格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钢铁企业全年的命运。
尽管必和必拓等矿山巨头的高层人士近期不约而同地表示,受到紧缩货币政策的影响,我国铁矿石需求的增长节奏将有所放缓,下半年铁矿石市场不稳定性增加,但是我国业内人士依然出言谨慎。
中国矿业联合会的相关专家坦言,短期内铁矿石供不应求格局难以迎来“拐点”。今年二季度,由于国内钢材价格回落、铁矿石进口渠道拓宽和产量增长,铁矿石价格因需求被暂时抑制而下降,但这种价格回落只是短期现象,而不是长期趋势。
“在铁矿石高度垄断的格局下,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需求继续增长,国际矿山巨头仍然可以通过控制产能的释放速度来调节供需天平,进而控制铁矿石价格。”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不过,值得关注的利好消息是,国产矿依旧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并且我国进口铁矿石多元化进程正在加速。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累计生产铁矿石5.8亿吨,同比增长22%,其中单月产量一度突破1亿吨。上半年我国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进口的铁矿石在进口总量中的比重已经从去年同期的81.7%下降到75.4%,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截至今年6月份,我国的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7个上升到53个。
上一条:国新能源:合作中寻找共赢